青海省村集体经济“破零”工程实施以来,海东市努力破解“空壳村”地理条件较差、经济基础薄弱等“瓶颈”约束,积极探索符合海东实际的“破零”模式。截至今年6月,全市1587个村已全部实现“破零”目标,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862个,占54.3%。 据了解,依托土
仲夏时节,漫步在石家庄市栾城区柳林屯村,11条街道两旁的3000多棵树木郁郁葱葱、茁壮成长,让这个炎炎夏日中的小村庄,多了几分惬意和清凉。傍晚时分,村里老人们喜欢在浓浓的树荫下乘凉、聊家常,孩子们则在干净的街道边嬉戏玩耍……这种园林式的乡村环境
今年,唐山市丰南区实施升级版“厕所革命”,按照专业化、规范化、市场化的原则,进一步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,探索建立“专人收集、定点存储、集中处理”的粪污处理模式,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。计划年内改建农村无害化厕所8500座,新建无害化公厕
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历来担负着市区蔬菜供应的重任,蔬菜产品80%以上销往市中心城区,对稳定吉安市城区蔬菜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目前,全区城郊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,年产量达7.5万吨,产值超3亿元。 为了不断发展壮大城郊蔬菜产业,青原区合理规划产业布局
告别梅雨季的湖口,与酷暑无缝对接,迅速开启“烧烤模式”。7月14日上午10点,顶着火热的骄阳,湖口县农业农村局巡堤防汛人员穿上雨靴、拿起木棍,踏着热浪开始了又一次巡堤……5969米长的牛脚芜堤坝,隔开了堤内堤外两个世界:堤外江水浩渺,变幻莫测;堤内
4个规模化万头牧场,配备RFID、手持终端等,运用物联网技术集约化数字化养殖;饲草种植板块,建设土地管理GIS系统、土壤墒情采集系统等提高作业效率;生产环节,一瓶一码,全产业链溯源,将消费者手中一瓶奶的生产各环节数据化展现;运输环节,依托先进的物
7月10日,《新疆日报》刊发了题为《柯柯牙:绿富同兴的生态奇迹》的文章,报道了阿克苏人从最初单纯建设防风林,到“以林养林”保证生态效益,再到治理中实现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双赢。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
近两年来,高宝邵伯湖渔管办做好湖泊“加减乘除”法,致力于修复湖泊生态环境,养护渔业资源。 增殖渔业资源,修复生态环境 一是做好“加法”,增殖渔业资源,每年投入资金近500万用于鲢、鳙、草鱼、河蟹等各类环保型鱼蟹增殖放流,年增殖数量超1亿尾(只)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压舱底的产业,对国家经济安全、民生保障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要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,培育一批叫得响、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品牌。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”。 延边州始终坚持农业农村
7月15日,2020年上海地产优质水蜜桃品鉴评优结果出炉,浦东参赛合作社收获诸多奖项,体现出浦东众多蔬果合作社愈发得到市民认可。 此次比赛共有来自上海市各区的38家企业(合作社)带来的38个水蜜桃样品参评。评选现场,包括大团蜜露、新凤蜜露、湖景蜜露在